欢迎访问荆门市社会科学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荆门名家 >
潘万木
发布时间:2018-12-30 09:37 文章点击率:  

痴迷《左传》的古文学研究者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左传》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在荆门,要论研究《左传》,就不得不提到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潘万木。

  今年56岁的潘万木,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荆楚理工学院任教后,潘万木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学习中国古代文学难免觉得枯燥。于是,潘万木在教学中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向学生灌输一种理论、一些定论的同时,将思路、门径等方法论的东西通过富有激情的讲授传导给学生。

  其实,潘万木在背后所花费的功夫,远远超过他站在讲台上的45分钟。他说:只有自己弄清楚了某事、某论,才能给学生讲好某事、某论。因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某事或某论的来龙去脉,他必须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最好是经典书籍。读书的过程就成了解疑释惑的过程,成了发现问题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在其他人看来单调枯燥的探究过程,潘万木却享受着发现的过程。他诗意地描绘着这个过程:书读多了自然有时会有一些想法,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了想法,就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去挖掘,众里寻他千百度;探讨并解决这个想法有什么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发现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巴黎圣母院环绕爱斯梅哈尔达的悲剧和鸣曲》《〈左传〉的〈诗〉审美观》《〈左传〉评论式模式的生成及扩张》《历史中的想象与想象中的历史从〈左传〉到〈世说新语〉的人物评论》《典故与兴》《骈文之典故叙述》等40多篇论文,大都是这样发现并形成的。这些论文,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间,潘万木承担了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形成专著《〈左传〉叙述模式论》和《汉语典故的文化阐释》,分别于2004年和2014年出版。他还主编了《简明汉语写作》《简明大学语文》《简明中国传统文化》《简明高等语文》等多部教材。

  谈及当年的创作过程,潘万木仍心有感慨。占据学术的前沿,站在学术的高峰,能及时捕捉到最新的学术信息,对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是毕生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潘万木自觉颇有晚岁迫偷生之感慨,虽说不上是老骥,但志还有百里之远。于是,尽管科研条件多有不便,发奋而为的志向便从心间流出。

  当时,有关《左传》的学术资源并不是很多,潘万木出于对《左传》的执着喜爱,便尝试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观点来对其进行探究。正是靠着这样的研究方法,他对于《左传》的研究观点显得新颖而独特,一些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学术刊物复印、文摘和索引。2002年,潘万木将《〈左传〉叙述模式论》申报学院的科研立项,并被推荐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获得批准。此后,他便埋头攻关,先后到北京、南京、武汉有关院校查找资料,通过大量的阅读,原先的一些想法便越来越轮廓分明地显现出来,历经六年写成了这本专著。

  潘万木用一个雕字刻画做学问的过程。不管是雕龙也好,雕虫也好,关键在于雕,也就有一种艰辛、困苦在其中。他笑谈,做学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时间一长好像还形成了被虐的定势,有时不痛苦还有点难受。

上一篇:李 荣 下一篇:王学森

友情链接: 荆门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