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荆门市社会科学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荆门智库 >
以产城深度融合推动荆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市社科联调研
发布时间:2024-03-07 15:59 文章点击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量级突破、城市能级提升、发展层级跨越。为解决我市产城发展不同步、产业协同度低、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助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研究室组织调研组,就全市产城融合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产城融合对荆门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确定了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新路径,产城融合逐步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背景下的新发展模式。

(一)推进产城融合,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增长动力转变,促进荆门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由追求规模和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要素节约型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推进产城融合,是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我市迈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城市和产业迭代升级,有效解决我市产业结构不优,上下游关联度不高,集约集群发展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

(三)推进产城融合,是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当前,荆门城市和产业发展不集中、不集约、不集聚的问题日益突显。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城市与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城市低效扩张、无序发展的问题,推动城市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全面增强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资源、提供服务的能力,提升荆门城市能级和承载能力。

二、荆门产城融合成效初步显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抓项目、建园区、强产业,大手笔谋划实施锂电小镇、荆楚科创城等重点项目,产城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园区格局基本形成。坚持“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推动荆门高新区与各县市区共建产业园区,共谋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了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形成了“1+4+20”园区发展格局(1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个专业园区),荆门高新区跃居国家级高新区第53位。

名称 级别 规划面积 建成面积 主导产业 规上工业企业
荆门高新区 国家 76平方公里 28平方公里 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 127家
沙洋经济开发区 省级 21.8平方公里 13平方公里 新型玻璃建材、风电装备等装备制造 58家
钟祥经济开发区 省级 32平方公里 28平方公里 装备制造、长寿食品 145家
京山经济开发区 省级 26平方公里 16平方公里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 131家
东宝工业园 省级 55平方公里 22平方公里 电子信息、绿色家居建材 103家
 

 

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围绕“421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链式连接、耦合发展,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装备制造等13个产业成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化工、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动力电池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布局最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三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坚持产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园区路网骨架基本形成,路灯、绿化、公厕、水电气等“八通一平”逐步完善,文体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园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三、荆门产城融合短板亟待突破

受“先产后城”思想影响,产业园区长期积累的产城分离、产城脱节等问题仍然突出,产城融合还存在很多短板。

(一)规划统筹亟待优化。一是缺乏科学规划引领。没有编制专门的产城融合规划,缺乏科学系统的空间组织规划指导,导致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衔接度较低,空间布局随意无序。比如,城市东、南、北三面都有工业园区,“工业围城”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缺乏规范开发标准。园区没有制定明确的开发标准以及投入产出比要求,导致土地集约度较低,工业地产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管理缺位,市场化运营水平不高,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严重,仅中心城区圈存量用地以及“僵尸企业”低效用地就达40平方公里。三是缺乏严格约束管控。对园区“三高”企业和新上项目约束管控不到位,环境容量接近上限,要素保障趋紧,园区单位GDP能耗、水耗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园区生态功能薄弱,绿量不足、风貌不优、环境恶化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沙洋开发区绿地占比仅为0.01%,严重影响园区生态、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层次亟待升级。一是产业支撑不强。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层次较低、附加值不高,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例如,荆门石化的产品以成品油为主,特种油、高端化工原料种类少、数量小。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还处于招商引资的税收减免政策兑现期,产值及税收贡献不大。比如,东宝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2022年产值规模不足50亿元。二是产业协同度不高。虽然各县市区及园区都明确了主导产业,但大多各自为阵,同质化严重,产业链条不长,集群集聚效应不明显。链上企业独自发展,“成群”不“成链”,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比如,长城汽车所需的螺栓、耗品等产品,均从外地购买。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服务机构偏少,缺乏工业互联网信息化服务、协同制造等核心支撑平台。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8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7.6亿元,仅占GDP比重18.97%。

(三)配套服务亟待完善。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配过程中,更加注重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业被忽视,全市21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只有2家检验检测企业,还没有工业设计和研发类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单一,能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综合性物流企业缺乏,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增加。二是生活配套设施滞后。随着园区快速发展,产业工人大量涌入园区工作和生活,生活配套服务严重滞后。比如,近年来高新区净增10余万人,由于园区水、电、气等核心要素欠缺,学校、医院、商超等软环境欠账较多,“职住分离”现象明显。加之,园区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络不畅,潮汐式生活、钟摆式交通,造成城市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三是政务服务相对滞后。目前,园区大多没有专门开设行政服务大厅,普遍缺少“一站式、一条龙、全方位”的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办事极为不便。且受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部门之间对企业服务的协调沟通不顺畅、配合不紧密、职责不清晰,导致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依旧繁琐,行政审批效率低下。

四、荆门产城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

产城深度融合,产业是动力、城市是空间、人是主体,关键要在“融”字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城市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不断提升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坚持统筹推进,构建融合发展大格局。加强顶层设计,高规格、高标准推进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产城融合“荆门样板”。

一是强化高位推进。建立由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产城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系统谋划推动全市产城融合工作。建立市领导包联指导园区产城融合工作机制,把产城融合纳入综合考评内容,实行硬账硬结。各县市区对照市级规格和标准,统筹推动城市和园区一体化发展。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统领,结合《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我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增加产城融合元素分量。统筹考虑各县市区及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科学编制全市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构建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多重互补的产城融合新体系。

三是强化理念创新。坚持以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产城融合的发展实践,摒弃过去重视园区产业发展、忽视城市规划建设的思维模式,强调产城并举,推进产城共生共利、同步建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先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功能完善”目标,重点解决好高新区“有产缺城”、东宝区“产城脱节”、漳河新区“有城无产”的问题,推进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深度对接。

(二)坚持以“产”促城,夯实融合发展支撑。产业如同城市的筋骨,筋骨强则城市强。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全产业链谋划、全产业生态培育”的理念,聚焦“4211”现代产业体系,强化链式布局、企业组团、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高端迈进。重点加快石化、磷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荆门石化、新洋丰等企业增资扩产、技改提能,催生和壮大老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支持亿纬、长城汽车、格林美等企业加快释放产能,培育和巩固新增长点;加快发展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二是推进园区一体协同发展。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新一轮城市建设重点向园区转移,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发展的增支点。坚持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借鉴泰州园区发展经验,推动荆门高新区与各县市区共谋产业发展,共建飞地园区,严格实行分区入园,严禁新上“三高”项目。中心城区按照“中强、南融、北控、西优”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两山一轴,一中心六组团”的发展格局,重点推动荆门高新区和漳河新区优势互补、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城北工业组团与东宝城区组团相向发展。各县市区坚持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园区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核心开发区和专业园区,做优做长主导产业,引导其他园区以质取胜、错位发展。重点推动钟祥市省级经开区升级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与荆门高新区形成“两点支撑”“双轮驱动”发展格局,进而带动全域协同发展。

三是打造全链条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梳理产业链环节分布、上下游关系和细分领域,明确各园区主攻方向和产业“路线图”,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着力招引一批50亿、100亿级行业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构建链条型产业集群、“链主式”企业雁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主导产业链,加快发展研发、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比如,动力电池依托亿纬动力、格林美,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研发、制造、物流、仓储、销售一体化平台,构建全国产能领先、配套最全、成本最低、循环利用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三)坚持以“城”兴产,提升城市能级水平。聚焦园区短板性、配套性、改善性需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建设绿色宜居智慧韧性成长型城市。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合理布局与升级改造双管齐下,以锂电小镇、汽车小镇、石化小镇和循环小镇等为建设重点,推进市政道路市区一体建设,加快完善园区主干路网、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城市大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需求的功能体系,全面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二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坚持公用设施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受益,按照城市标准配套配齐园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分布均匀、便捷可及、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满足职工就医、子女入学等需求。推行城市“软装”理念,积极推进园区房地产开发,建设人才公寓、商业住宅、大型商超,每个园区建设10个左右“幸福里家园”一站式综合服务体(区),建成高品质宜居社区,着力解决“职住平衡”等问题,打造15分钟便舒适捷生活圈。

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实行管服分离,将园区的产业服务功能、企业服务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相对分离,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探索推行市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在产业园区建立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方位”的就近政务服务。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加强闲置低效用地清理,鼓励企业“工业上楼”,新改扩建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治理相结合,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管控,确定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和天际轮廓线,留住城市特有“基因”。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产城人一体发展。产城融合关键在人,人才是决定产业、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要大力吸引集聚高端人才,用更好的城市家园留住人才,让更多的人才繁荣城市,为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以政策引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园区量身打造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落户,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塑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比如,对亿纬、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可以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由企业按自身人才需求定义人才标准,政府按企业成长性、年度纳税额度等给予政策补贴。

二是以环境留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严格限制产业园区往城市上风向拓展,加强小游园、绿化带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健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增加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让广大青年在荆门安心创业。建立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职教集团加大高技能人才和紧缺项目人才的培养,通过企校订单培养、校才协议培养等模式,推动职教学生留在荆门就业。

三是以人文聚人。实施市民素养提升工程,加快创建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以完善高效的体制机制、包容温馨的城市氛围等软环境,汇聚更多人才到荆门安居乐业。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城市矿山博物馆、汽车工业博物馆、通航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提升园区文化品位,增强职工对园区的文化认同。推动文化入园,丰富业余生活,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园区社会治理,以共同缔造理念,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和谐幸福家园。

上一篇:坚持不忘初心 坚守文化自信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荆门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