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荆门市社会科学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荆门掌故 >
高氏堤与荆南王高季兴
发布时间:2023-01-12 17:25 文章点击率:  

展开古今中华地图相比,沧海桑田变化令人叹服。其中,水泽天堂“云梦泽”演变及消失,江汉平原稻麦香浓的出现,无疑是华夏先祖农耕文明“人定胜天”最佳佐证,这一壮举始作俑者便是发端于荆门沙洋的高氏堤,及主持修建的荆南王高季兴一脉。

高季兴(858—928),本名季昌,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讳,改名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幼年时为汴梁商人李七郎家僮。朱温收李七郎为养子,赐姓名为朱友让,在其家见到高长相特别,便令朱友让将其收为养子,于是也改姓为朱。后来,高季兴成为朱温的牙将,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后在朱温平定李茂贞战役中,定奇计,迫使李茂贞交出唐昭宗求和,高季兴从此一战成名。天复三年,被任为宋州刺史。后又跟随朱温攻破青州,再立军功,改任颍州防御使,并且复姓高氏。

唐末,朱温攻下江陵(今湖北荆沙),以高季兴为荆南留后,镇守江陵。“荆南旧统八州,乾符(874—879)以来,寇乱相继,诸州皆为邻道所据,独余江陵”。高季兴到任时的江陵城,“井邑不完,季兴招葺离散,流民归复,梁祖嘉之”。 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任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注意招致人才、休养生息、发展水利、积蓄实力,俟机扩张。 从后梁太祖朱温以后,荆南已经不是后梁的藩镇,而是正在加速向独立王国的目标进化,割据一方已经渐趋明显。

后唐建立以后,高季兴畏其强大,亲至洛阳朝见李存勖。 不久,李存勖封他为南平王,这便是人称其国为南平的原因。 从此,高氏南平已经由昔日的藩镇,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对其辖境内的政治、军事、外交均有自主权。南平疆域在五代前期,变动颇大,但始终控制荆襄古道,,管辖荆、归、峡三州,今北至荆门乐乡关,南到石首、松滋的江汉地区。南平是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在混乱的五代53年间奇迹生存50年。

纵观正史记载,高季兴有两大的“闪光点”,一是家僮(奴隶)出身却成一方诸侯;二是一方诸侯以拦路劫财为生、为求钱财而四处称臣,把周边各个大国的粗腿抱了个遍,世人称他为“高赖子”。现代不少人以五代十国之乱,戏称高氏荆南为打不死的“小强”……然而细细品味,高季兴方为大智若愚、功德无量的一代雄主,对荆楚地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尤其对荆门地区在五代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设军镇、完善地方行政。高季兴于936年 ,改唐制荆门县为荆门军,强化荆门当阳地区军事要塞作用。荆门军制在两宋时期得以延用,而后荆门荆门地方行政级别得以逐步提升。随后在今沙洋南设立李市镇,军屯驻守,修城壕、置望楼、防灾荒、奖垦荒。沙洋由此从汉江一小江津口逐步发展成宋朝的江汉重镇。

其次,兴文教、重儒礼佛。史书记载,高季兴“虽武人,颇折节好宾客游士之流。至者无不倾怀结纳”,颇有礼贤下士之风,而且也能做到从谏如流。巨儒梁震不满后梁统治辞官回乡,路经沙洋江津口,高季兴派长子髙从诲迎接,事事迎合,终于得一“白衣宰相”。之后,儒学之士接踵而来,有司空熏、王保义等名流,乱世之中为唐宋儒学传承开辟一方净土。重儒之风终于在宋初的荆楚大地开花结果,有荆门东山学院的易学家、理学大师朱震和“荆门三凤” 孙何、孙仅、孙侑……。

“ 荆南高氏出师攻伐,道由荆门。知节告以成败,悉验。师还 ”。 结庐荆门西山知节禅师以一僧之言能退攻伐,足可说明高氏礼佛之重。荆南政权虽只有三州之地,但管内地区庙宇众多,约有六十余所。荆南的佛教的繁荣与其自身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统治者高季兴、髙从诲等人的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第三,休养生息、重视民生。荆南的历任统治者以保境安民、发展经济为要务 , 使得荆南地区出现稳定的局面。在建隆四年降宋之时,南平所属三州十七县,共有142300户。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我们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其它各国:南唐后主李煜时期,19州108县共计655065户;后蜀孟昶时期,46州240县共计534029户;吴越末14州86县,户数统计有550608户……将人口密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可以看出,当时的小小南平国至少是在平均线两倍以上,荆门也由唐末战乱的凋敝中逐步恢复与发展。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谁评说?自有千秋名相传,江堤已垒百余层,今人犹称高氏堤!高氏堤更是至今惠及民生的伟大工程。

长江流域虽有黄河流域一样的远古文明,但仲夏的洪水滔天使其失去中华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位。汉江与长江两水夹角的鄂中地区更是如此,汉江上游承雨面大,中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泄洪不畅,水如猛虎。京山屈家岭稻种文明历史悠久,但传说钟祥沙洋汉江水患也曾令大禹无功而返,任其滔天横冲直下蹂躏荆楚,云梦泽鱼虾蚌鳖横行,这才有了孟浩然的“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世事难料之叹和唐太宗的“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帝王相惜之感。

《楚北水利堤防纪要》载:“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南入于江,古无堤埽。自五代后唐高季兴于开平元年(907年),据江陵,荆邑尽属辖治要害百余里,筑堤捍之。”五代时,后唐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及子孙在原有堤防的基础上,由今荆门沙洋开始,沿江而下取土筑起了一条长约130里的防洪大堤,名曰高氏堤,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最早的汉江大堤雏形。

高氏堤的修筑,开启了汉江筑堤史。居住在汉江两岸的人们“堆土成堤、以堤束水”千百年努力,水退陆展,河泽逐步退缩为四湖湿地(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冲积平原出现万兆良田。由于高氏堤规模较大,且地处汉江重要地段,故宋、元、明三代以此为堤防之基,不断加以修治。高氏及后人逐步扩建的汉江大堤,使其他平原及低洼地区形成河绕田亩变良渠,泥垒成丘成沃土,星罗棋布的湖泊维系水脉防范旱涝,堤闸联通调剂江河,疏浚运河便利漕运。至宋元以来,江汉平原特别是荆门南部沿汉水地区逐步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明清时期更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经多年堤防整修、加固和维护,汉江中下游已形成完整和稳固的堤防工程体系。党和政府为民造福,率领汉江两岸儿女,垒大堤以御洪水,疏河道以滤渍涝,兴涵闸以畅排灌,筑水库以蓄甘泉,树护林以利千秋。今日高氏堤畔,一月二月鸿展百里蔬菜产业走廊、三月四月游戏彭墩乡村文化、五月六月留恋沙洋油菜花海稻虾之美、七月八月舒馨情人堤旁、九月十月品味紫薇景观农家风情、十一十二月心仪桔黄菊展。如此宏图可不忘先人栽树之恩啊!高季兴及荆南国主一脉的传奇让人景仰矣!

友情链接: 荆门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