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荆门市社会科学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论文首发 >
关于阅读的三层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7 15:44 文章点击率:  

关于阅读的三层思考
李双明
 
 
  古今中外事,尽在阅读中。知识伯浩瀚无垠反衬出人生的渺小。阅读是超越时空的旅行,它丰富着人生旅途的内涵,推动着生命演进的步伐,创造出缱绻持久的精神享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儒家大师朱熹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出神入化地刻画出了阅读的乐趣和要义,同时也揭示了令无数学人魂牵梦绕、宁静守望的精神家园的瑰丽色彩。“观之养性,读之明心,品之醒脑”。阅读,不仅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更是一种高尚的思想熏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且让我们一起尽情领略阅读的无限美景吧!
一、两篇名作所蕴含的读书哲理
  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中,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名人大家留下的大手笔。本文选以了两篇有代表性的中外名篇予以解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共同的读书哲理。
国外关于读书的扛鼎之作当属文化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1561-1626)的《论学问》一文。(因文章谈的是治学“读书为学”的道理,所以国内也有人把文章的题目译为《论读书》)在这篇译成中文后只有八百多字的短文里,包含了巨大的哲学容量。作者的思想八方驰骋,智慧汪洋恣肆,笔触四面游弋,妙语信手拈来。文章虽只有三个自然段,却代表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谈读书为学的目的和好处。培根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读书有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三种好处和用途。他认为,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来获得学问,但许多学问是“从有学问的人”那里学来的。所以,读书是学问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但培根同时也指出,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权衡轻重,审察事理”,而不是仅仅只从书本上去获得知识。这一观点与中国古代“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论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的第二层是谈读书的方法。培根认为,对不同的书应该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粗读和细读或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培根还进一步指出,除“读”之外,还应该重视谈和写,“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和笔记使人精确”。
  文章的第三层里,培根提出“学问变化气质”的观点。他认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一层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治学的目的和方法的综合。概括和补充,同时又是一种深入。有此一层,文章的观点更加完整,论证更加严密,更令人信服。相信读过此文的人均有同感。
  国内关于读书的代表性作品首推北京大学教授、现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1897-1986)的《谈读书》一文。这是一篇阐述读书治学道理的呕心沥血之作.深刻的道理、抽象的议论在作者巧妙的比喻中化为浅显、生动,文章阐述的道理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读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纵览全文,作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说理透彻,层层深入,条理井然,不愧为大家之作。
  文章开篇简略交代了写作缘起便立即进入正题,先说读书的重要性,再谈读书的方法。但作者并未平均使用文笔,而是把重点放在谈论如何读书即读书的方法上。对不愿读书的人,确有多谈读书重要性的必要。但对于莘莘学子特别是沉迷于书海而不知方向、不得其法的读书人来说,解决如何读书的问题则更为迫切。因此,作者在精炼地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之后就迅即深入到问题的另一层面,分析书多之累,书多之弊。这样不仅避免了片面性,也为后文谈如何读书打下了基础。在论述如何读书时,作者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围绕中心读,如何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一路写来,如剥茧抽丝。条分缕析中足可见作者的一片苦心。
  通观上述两位名家的文章,虽然培根用的是:“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朱先潜用的是:“读书是为获得必需的常识(和)做专门学问”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但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两位名家对于读书功效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都强调读书的功效在于长知识、明是非。亦即回答了通过读书我们能获得什么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两位名家大师的观点都可以作为“读书有什么用”的答案。这也其实就是当下学界公认的阅读的“工具意义”。下文将详叙之。
二、读书的层次与境界
  在有据可考的文献记载中,有着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苦读为学故事,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韦编三绝等等。普通人如此,许多大政治家同样十分重视勤读。如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记载:“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虽然有人一听说秦始皇就反感,但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班固对其评价颇多公正之处。这句话写的就是秦始皇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刘向在《说苑》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勤奋读书。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北史·吕思礼传》记述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是:“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读时仅烛灰就有几升之多,可见其勤奋程度。由此可见,读书确实是一件费心耗力之事。但是,也有从读书中享受其乐趣的例子。如宋代大词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云:“自谓记忆力强,每饭罢,和丈夫坐‘归来堂’烹茶,指架上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则以读为乐的趣事清代著名学者纳壮性德所化用后,留下了“赌书清得泼茶番”的名句。②与苦读勤学相映照,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也有许多流传至今,吟诵难忘旦令人回味无穷的劝学名篇。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北宋诗文家王禹 的“昨日邻家乞新次,晓宿分付读书灯。”(《清明》);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等等。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劝谈作品。陆游一生酷爱读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同时强调“诗思出门何处无?”。他一生之中写出与大量优秀诗篇,与其苦学精神密不可出。其以读书为学为主题的诗篇,可谓字字珠玑、光耀夺目。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读书》)、“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读书》,73岁时作)、“老人世间百念哀,惟好古书心未遗。”(《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84岁时作),“少从师以讲唐虞,白首襟怀不少舒。”(《读书》,85岁时作)。类似的精妙绝伦之语在陆游的诗篇中俯拾即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的“读书本意在元元”的观点③,超越了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历史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将读书的意义推问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和境界。较之于赤裸裸的、功利性十足的一类劝读诗句(如书中自有颜如玉、千钟栗、黄金屋之类),其思想境界可谓是云泥异路、天渊之别。
读书存在层次之分,境界之别,这一点勿庸置疑。对此,二十世纪诗词大家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可谓哲思无匹,超然独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为学和成就大事业的哲理昭然若揭。行笔至此,想起一则佛家修行参禅的谒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领悟其中禅意,始觉境界之妙。
  关于因读书而产生的层次和境界问题,鲁迅先生在评读《红楼梦》时曾有过一段流畅精辟的妙喻:“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闹秘事。”由此看来,读书作为一种个体行为,其本身在客观上存在着层次和境界的差异。承认这一差异后,便不难解释大千世界中,同是读书,有人从中受益无穷,有人却因此贻害终身。所以,读书和生活中的其他事务一样,应该遵循内心的指引。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坚持读好书的底线和原则,因为“书到今生读已迟”。如果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读了一本书之后才发现是本烂书,那就无以弥补心灵所受的毒害了。正如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在其《什么是杰作》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好的读者是世界上最不具有宗教性的生命。为了获得更多乐趣和内心的成长,他自由地审视着这个世界。”诚哉斯言!
  在物质化生活环境下,读书,归根到底是属于个人的乐趣,关乎一个人自己的内心成长。久而久之,通过读书的积累,一个人的心灵得以释放各种束缚和压力,懂得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并且保有个人的审美情趣,完成由小我、物我到无我的境界升华,真正进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凡脱俗之境。
三、阅读的本质论说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文字的载体已由纸质文献泛化到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传播介质上。阅读或读书这两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词源和词义已产生明显的差异。在当今时代,阅读,不仅仅专指读书,同时也包括读取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网络等新媒介上的文字记录及其衍生品,甚至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更多新型的文字载体。阅读载体的变化,导致阅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与扩展,其内涵包容性更宏大,外延属性更广泛。无论是手捧黄卷淡然自若于阳台、草坪或书桌前低头闻书香,还是悠然自得地轻移指尖涉猎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图书馆等于飞驰的飞机、火车、地铁上,其实质其实是一样的:手中的“工具”不同,眼中关注的都是文字及其衍生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的本质即是生活,属于一个人在社会生存中的一种精神享受,一份自我意识。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阅读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标尺。因为阅读才是这世上使人博闻强识、高瞻远瞩、发展独立性格的最佳方式。在物质社会中,人们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觉醒,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各种享受;更多需要收摄身心、开阔视野、敞亮心扉、凝练气质、锻造气魄、升华心灵,“以大气压制浮躁,用优雅驱逐粗俗。”④如果一个人尽可能多地花费时间和精力专心阅读,那么即使在他的人生旅程行将画上句号时,他也会拥有数之不尽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别人求之不得的极好特权。就生活本身的价值来衡量和判断,还有什么比这份特权更令人陶醉和无悔呢?
  此时此记得,阅读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其“价值意义”——作为一项自由选择的个人行为,其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价值意义”涉及到人的主观判断和自由选择。如果在某一时段里,一个人没有去打麻将、唱KTV、泡脚而是选择了阅读,其行为本身就表明了他对阅读的价值肯定。对此,中国新民谣代表人物、作家歌手钟立风有着一段妙喻:“(阅读和爱情)二者的最高境界都是太上忘情。读完一本好书,并不是死记硬背书内的条条框框、字字句句,而是结合自己的心得,将其尽可能地吸收,而后忘却,甚至化为乌有,获得绝对的虚静,如此才又生生不息。”⑤
  肯定阅读的价值,承认阅读的价值意义,也就不难解释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机构会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阅读推广口号,而不是选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的读书名言。毕竟那些过时的形式多样的劝读名言过于功利性,只具“工具意义”而无“价值意义”,已不符合现代社会阅读者的精神情感和理性期待。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里所蕴含的意境已将阅读的“工具意义”提升到“价值意义”,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阅读者特别是潜在阅读者而言更显人性化。如此,阅读者就不会因一时之需去“临时抱佛脚”,也不会因一时不需而“弃之如敝屣”。只有当阅读真正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习以为常后,爱尚阅读、自由选择阅读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这,才是阅读的本质之所在。
 
注释:
①参见程亚男《我思故我在》一文,《公共图书馆》2016年第1期。
②此句出自纳兰性德《浣溪沙》。全词为:“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③此句出自陆游《读书》。全诗为:“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省,犹深蝇头二万言。”元元:指人民。
④见《深圳特区报》2010年4月24日A02版。
⑤参见《阅读生爱而忘情:钟立风访谈》一文,《读读书》201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陈安湖,张国光.大学语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302;382
2.读艾柯[N].读读书,2016⑸:48-57
3.周零.阅读有何意义?[J].读读书,2016⑸:90-93
 

 

 
 
 
 
 

友情链接: 荆门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